|
站内搜索:
 > 先进典型 > 

慈是父母心 孝是儿女情——记郧阳区城关一中孝老爱亲女教师赵云

发表时间:2023-05-16   


(赵云老师近照)

  “云啊,我难受啊,我还不想死啊……” 1999年4月,患严重的脑血栓偏瘫、时而昏迷时而清醒的赵云的父亲一清醒就这样哭喊,他只认得他的大女儿。因为,大女儿是他全部的希望,也是他们家庭的指望。

  赵云,女,现年48岁,系郧阳区城关一中语文教师兼班主任。生活所逼,她一个女老师硬生生成了一个女汉子。但无论生活压力有多大,她对生活的热情,对父母、对孩子、对亲人的爱不减。

  孝敬父母

  “我们队上,就数人家赵云孝顺,你看人家马女(赵云母亲),多享福!”赵云娘家的人常说。

  2009年赵云的父亲过世后,她就把母亲接到自己身边来。一日三餐,冬夏四季的衣服,还有三八节、母亲节、母亲生日……她都非常重视,亲力亲为。节假日,还陪母亲聊天、逛街、旅游等。更难能可贵的是,在她家庭出现变故(其丈夫2007年车祸去世)后,她依然赡养公婆至去世。

  2008年春节,是赵云家出事后的第一个重要节日。想到年已古稀的婆婆老年丧子,白发人送黑发人,赵云强压悲痛,依然领着年仅6岁的儿子回丈夫老家陪婆婆过年。办年货、压面包饺子、拜年应酬,包括给老人看病(老人常年患有心脏病)……她一样都不落下,尽自己所能地减轻老人的丧子之痛。老人去世时,哥嫂抱怨丈夫走时装走了原本为老人准备的棺材,为了老人入土为安,赵云又借钱给婆婆买棺材。如今,赵云每年去祭奠公婆和丈夫,村民们都很敬重她。

  “孝顺老人是我们的优良传统。是人都有老的一天,父母养了我们的小,我们就得养他们的老,做人得有良心。”赵云常说,“我们今天怎样对待年老的父母,孩子明天就会怎样对待老年的我们,我们得给孩子树榜样。”

  “善”养孩子

  “孩子,养的太有出息是国家的,没出息的孩子才会在父母身边伺候。”世人都这么说。但赵云不这么想,她是一位母亲,也是一名教师。教书育人是自己的职责,育人也包括“育”自己的孩子。培养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才,是赵云的育儿理想。因此,2007年家庭变故之后,独自抚养孩子的单亲妈妈赵云把全部的心思都放在教育儿子身上。在督促孩子努力学习的基础上,她还为儿子报了各种兴趣培训班,如跆拳道、乒乓球、主持人、葫芦丝等。一有机会就让儿子参加各种活动,如演讲赛、歌手大赛、器乐表演等。儿子上七年级时,就拿到了钢琴十级证书,演讲比赛更是年年得奖。

  三年的初中,孩子没上一天文化课的培训班,最终以625分的中考成绩考入郧阳中学。(那年郧阳中学的录取分数线是592分。)

  孩子读高三时,赵云又以给儿子送饭的借口,每周末就去看儿子,跟他谈心,缓解学习压力,跟他讲做人做事之理。高三下学期,她又高价在郧阳中学附近给儿子租房住,每天十堰、郧阳区两头跑。功夫不负有心人,2020年高考,儿子以635分的好成绩考入哈尔滨工业大学。

  勤帮亲

  作为家族的老大,赵云虽然是个女儿身,却担着男人责。家里有大小事都得操心。

  2019年元月,赵云的小堂弟,与其父亲一娘同胞的赵云二爹的小儿子,年仅32岁,被查出淋巴癌晚期,医生宣布无药可治,家人更是抱头痛哭。

  “尽可能缓解小弟的疼痛,尽可能让他在剩下的时间里感受到亲人的爱是关键。”赵云对家人说。于是,在小弟剩下的两年里,她组织大家为小弟过生日,送他到各个医院拿药治病……那些日子,赵云在老家和学校两头跑,既不能耽误了工作,又要给小弟最好的照顾,她忙的心力交瘁。但,她忙的心安理得,因为,他们是她的家人,家人需要她!

  小弟去世后,赵云的二妈也去世了。老家只留下一个年过七十的二爹(赵云母亲她被接进城里住了),为了便于照看二爹,赵云又在老家种菜,每周回老家一趟。一方面可以领母亲回家走走,另一方面也可以陪二爹说说话,给他们做一顿可口的饭吃。

  “人欲养而亲不在,父亲过世的太早,那时太穷,尽孝不够,只能对母亲和二爹多孝顺些,纯算弥补吧。”赵云说,“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何况父母之恩,那是一辈子报答不完的。”

  慈是父母心,孝是儿女情。赵云老师一直在平凡而又平淡的生活中演绎着中华好儿女孝老爱亲的故事,用一颗柔软的心感知着世间的冷暖,传承着孝老爱亲的美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