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时间:2025-08-07 来源:白桑关镇 作者:王娜
“以前村里纠纷靠‘说和’,现在有了法治长廊,遇到事儿先来看条文、学规定,心里更亮堂了!”白桑关村八组村民李大爷指着村口崭新的法治长廊,脸上满是笑意。近日,白桑关村因地制宜打造法治文化阵地,让法治精神融入乡村日常,为基层治理注入新活力。
走进八组法治长廊,一块块设计精美的宣传栏整齐排列,内容既“有高度”又“接底气”。从《民法典》中关于婚姻家庭、财产继承的具体条款,到从遭遇欠薪的实用贴士,到乡村振兴政策的解读说明,每一块展板都紧扣村民生活实际。白桑关村干部王连国介绍到,“长廊建成后,成了村民茶余饭后的‘打卡地’,大家散步时就能学法律,遇到困惑还能随时过来‘对条文’”。
白桑关村将法治阵地建设与乡村治理相结合,通过“长廊+广场”的模式,让法治文化从“文件里”走到“生活中”。以前村民遇事习惯‘凭经验’‘靠情理’,现在长廊就像一本‘活字典’,大家遇事首先想到‘找法律’。据村干部介绍,白桑关村将定期更新长廊内容,邀请司法所工作人员来此开展“露天法律咨询”,让法治长廊真正成为连接法律与百姓的“连心桥”,让“办事依法、遇事找法”的新风尚在乡村落地生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