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站内搜索:
 > 创建动态 > 

郧阳区:构筑全民护水格局 携手共建“文明河流”

发表时间:2025-02-26   

  两岸青山添翠色,一泓清水入华章。近年来,郧阳区以核心水源区周边12个乡镇的104个村为主阵地,大力推进“文明河流”建设,充分发挥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在守水护水中的积极作用,全力构建全民守水护水大格局。


  高位推动。郧阳区是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核心水源区,汉江流经郧阳136公里,占十堰境内全长的63%;库岸线全长821公里,占全市19%,是名副其实的南水北调大“水井”。郧阳区把守水护水志愿服务作为新时代文明实践的重要载体和抓手,明确“区、镇、村”三级党组织负责人作为守水护水志愿服务主要责任人。区“四大家”领导班子带头参与志愿服务,乡镇、区直部门“一把手”主抓主推,包联镇村守水护水。


  党员带动。建设“党员护水志愿服务队”,在库区乡镇、村组设立党员志愿服务护水先锋岗、责任区。精心建设了“中华水园、解放军青年林、东方橄榄园”,“安阳镇安阳山村、杨溪铺镇鲍沟村、杨溪铺镇罗沟村”“茶店镇、樱桃沟村、柳陂镇山跟前村、龙韵村”等3条党员守水护水示范路线。


  全员行动。构建巡察服务平台,组成300余支源头守水巡查志愿服务队,将文明河流观察志愿服务纳入综合治理和人居环境整治督导,纳入村(社区)网格员、护林员、平安义警巡查范围,依托南水北调水质保障中心智慧监管平台,实现水质监管与志愿服务的深度融合,确保“文明河流”观察无盲区。


  网格化服务。对全区57支机关党员干部志愿服务队、145支民间志愿服务队、7支汉江清漂志愿服务队进行网格编组,权责明晰,定期开展库面清漂、库边清渣、禁渔宣传等志愿服务活动达12000余人次。持续深化“文明河流”建设六大行动,发动郧阳小草义工协会、退役军人“南水北调守井人”志愿服务队等开展“守护汉江母亲河”“巡河护水”专题志愿服务活动,参与人数达3000余人。


  区域化协作。区人大联合河南省淅川县、陕西省商南县常态开展“当护水先锋守一库碧水”志愿服务活动,促进区域文明河流共同推进。区政协与北京市东城区政协建立协商成果转化和定期会商沟通机制,形成了一批助力“一库碧水长清、绿色低碳发展”的协商成果。区政协依托“一线协商·共同缔造”平台,在乡镇建立“爱源护水委员工作室”,275名委员变身“河长”守水护水。


  京堰间协同。发挥“京堰环保志愿联盟”十堰工作站孵化作用,将郧阳小草义工、退役军人“南水北调守井人”志愿服务队等充实到联盟,共同孵化优质项目,形成了一体化行动、项目化运作的志愿服务协同工作机制。

  常态化宣讲。将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文明河流和《十堰市民绿色低碳生活行为规范》纳入各级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宣讲清单,年宣讲近千余场次,参与人数达1.5万余人。


  积分化激励。将守水护水志愿服务先进集体及优秀志愿者纳入先进模范评选表彰范围,试行志愿服务积分兑换,礼遇优秀志愿者,让德者有得,护水有回报。对参与志愿服务的快递、外卖等新就业群体、党员志愿者、居民志愿者开展积分激励,惠及人数达1200余人,逐步形成志愿服务人人愿为、时时能为、处处可为的新常态。

  一江清水永续北送,守水护水再启新程。2025年,郧阳区将继续锚定绿色低碳发展示范区建设目标,进一步精心培育“文明河流”特色志愿服务,壮大护水队伍,加大护水宣传,选树护水典型,带动更多人参与“文明河流”建设,当好南水北调忠诚“守井人”,为“一泓清水永续北上”践行郧阳担当。